| 序号 | 年份 | 项目名称 | 获奖名称 | 等级 | 获奖人员 | 
  
   | 1 | 2021 | 深部倾斜工作面新型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关键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马占国;龚鹏;丁北斗;李贤 | 
  
   | 2 | 2021 | 风化砂岩流变力学特性与巷道围岩长期稳定性控制关键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王涛 | 
  
   | 3 | 2021 | 西部强富水复杂地层冻结立井双层井壁智能感知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况联飞;周国庆;赵光思;赵晓东 | 
  
   | 4 | 2021 | 复杂地质条件下深部凿井水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孟波 | 
  
   | 5 | 2021 | 突出矿井极软煤层水力扩孔洞穴群影响下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张凯;张后全;刘江峰;巨峰;张桂民 | 
  
   | 6 | 2021 | 巨厚黏土层多圈非等强复合冻结壁关键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孙猛;石荣剑;高涛;陆路;岳丰田 | 
  
   | 7 | 2021 | 坚硬顶板高应力巷道结构性大变形机理及稳定性控制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孟波;尹乾;靖洪文;黄彦华;齐燕军;许国安;王迎超 | 
  
   | 8 | 2021 | 厚表土立井井壁环境因素耦合作用破裂机理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王建州;况联飞;周扬;赵光思;赵晓东;王义江;周国庆 | 
  
   | 9 | 2021 | 装配式空腔楼盖耐火关键技术及其钢结构工程示范应用 | 中国钢结构协会技术创新奖 | 其他奖 | 王勇;李庆涛 | 
  
   | 10 | 2021 | 高温高压作用下非连续岩石材料力学行为与损伤破裂演化机理 | 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 | 二等奖 | 杨圣奇;黄彦华;田文岭;殷鹏飞;曾卫(学) | 
  
   | 11 | 2020 | 地下空间协同开发与智能感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20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科学技术奖 | 特等奖 | 李晓昭,王迎超,王勃,蔚立元 | 
  
   | 12 | 2020 | 富水风积沙地层斜井冻结井壁治理关键技术 | 2020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一等奖 | 岳丰田,孙猛 | 
  
   | 13 | 2020 | 大直径1500米级超深竖井安全高效施工关键技术 | 第一届安全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刘志强,王博 | 
  
   | 14 | 2020 | 大直径1500m超深竖井施工关键技术及装备 | 2019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王博,刘志强 | 
  
   | 15 | 2020 | 特厚煤层原位扰动力学行为及采场矿压控制 | 2020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高亚楠 | 
  
   | 16 | 2020 | 高适应性掘进液压支架装备与工艺研究 | 2020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王连国 | 
  
   | 17 | 2020 | 矿井残留资源精细化高效回收关键技术研究 | 2020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马占国,龚鹏 | 
  
   | 18 | 2020 | 基于煤层气开发的多物理场耦合机理与测试方法 | 2020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吴宇,王建国 | 
  
   | 19 | 2020 | 深软高应力大变形巷道卸压体系构建及全空间协同支护成套技术 | 2020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周跃进,孟庆彬 | 
  
   | 20 | 2020 | 煤矿地下废弃空间水气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 | 2020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姚强岭,刘江峰,吴宇,浦海 | 
  
   | 21 | 2019 | 800米深厚土层中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杨维好、韩涛、任彦龙、黄家会 | 
  
   | 22 | 2019 | 岩土工程重大地质灾害流固耦合模拟关键技术与应用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一等奖 | 王迎超 | 
  
   | 23 | 2019 | 深埋隧(巷)道流固耦合涌突水孕灾机理及防控关键技术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一等奖 | 蔚立元、靖洪文、苏海健、孟庆彬、白海波、许国安、刘日成 | 
  
   | 24 | 2019 | 大同矿区石炭系极近距离煤层围岩锚固强化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孟波、靖洪文、齐燕军 | 
  
   | 25 | 2019 | 重复采动影响下高应力小煤柱巷道顶板结构控制关键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马占国、龚鹏 | 
  
   | 26 | 2019 | 层状盐岩油垫法造腔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 | 二等奖 | 张桂民 | 
  
   | 27 | 2019 | 沿空巷道采-掘-采-放采动力学行为及刚柔性协同非对称分时支护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周跃进、马占国、孟庆彬 | 
  
   | 28 | 2019 | 基于广义散射波成像的工作面帮地地质构造惊喜探测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王博、张勇 | 
  
   | 29 | 2019 | 巨厚风积沙地层斜井冻结井壁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岳丰田、陆路、孙猛、张勇 | 
  
   | 30 | 2019 | 极软弱矿体中采矿进路基于时效性稳定机理与控制技术 |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 | 三等奖 | 韩立军 | 
  
   | 31 | 2019 | 《铝合金人行天桥技术章程》 |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 三等奖 | 温庆杰 | 
  
   | 32 | 2018 | 深厚富水软岩大直径立井及毗邻硐室冻结法开凿关键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杨维好、王衍森、韩涛、张涛、黄家会、赵春晓、杨志江 | 
  
   | 33 | 2018 | 煤基能源产业规模化碳减排关键技术开发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崔振东 | 
  
   | 34 | 2018 | 平顶山矿区复杂地层大直径深立井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徐志伟 | 
  
   | 35 | 2018 | 复杂破碎围岩巷道稳定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张强、张涛、蒋斌松、龙景奎、孟庆彬、刘刚 | 
  
   | 36 | 2018 | 矿井基建期煤矸风井临时混合提升系统优化设计研究与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张凯 | 
  
   | 37 | 2018 | 含软弱夹层极近距离特厚煤层开采巷道围岩稳定控制关键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靖洪文、孟波、尹乾 | 
  
   | 38 | 2018 | 千米埋深巷道围岩时效损伤演化定量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张凯、吴宇、张桂民、陈彦龙 | 
  
   | 39 | 2017 | 复合地基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卢萌盟 | 
  
   | 40 | 2017 | 大型立井凿井井架的研究与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刘志强、杜健民、王 博 | 
  
   | 41 | 2017 | 松软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增效理论与关键技术体系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高 峰、高亚楠 | 
  
   | 42 | 2017 | 深厚含水岩层中新型单层冻结井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杨维好、韩涛、张驰 | 
  
   | 43 | 2017 | 西部特厚煤层采场结构安全高效控制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马占国、鞠 杨、龚 鹏、王建国 | 
  
   | 44 | 2017 | 固体充填开采无煤柱沿空留巷技术与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巨峰 | 
  
   | 45 | 2017 | 突出煤层掘进巷道瓦斯超前探测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王 勃、刘盛东 | 
  
   | 46 | 2017 | 底板高压岩溶水“疏降-导引”模式及突水防治关键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白海波 | 
  
   | 47 | 2017 | 高家堡煤矿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张 驰、任彦龙、张 涛、韩 涛、杨志江 | 
  
   | 48 | 2017 | 深部围岩应力瓦斯脉动卸压协调支护机理及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马占国、赵国贞 | 
  
   | 49 | 2017 | 巨厚风积沙层地层斜井冻结关键技术 |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 一等奖 | 陆路、石荣剑、张勇、孙猛、岳丰田 | 
  
   | 50 | 2016 | 一种巷道超静定防冲四维支护装置及其支护方法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马占国 | 
  
   | 51 | 2016 | 平朔矿区特大型露井协同开采模式与实践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缪协兴,巨峰 | 
  
   | 52 | 2016 | 网架结构现场检验监测技术研究 | 科技兴检奖 | 二等奖 | 丁北斗 | 
  
   | 53 | 2016 | 基于锚杆无损检测的采动矿压监测与预警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张后全、张桂民 | 
  
   | 54 | 2016 | 深部煤岩非连续大变形与能量演化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高亚楠,高峰,张志镇 | 
  
   | 55 | 2016 | 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合理煤柱与锚网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韩立军 | 
  
   | 56 | 2015 | 煤层为主含水层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白海波,巨峰 | 
  
   | 57 | 2015 | 李家坝煤矿斜井井筒过流砂层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韩立军 | 
  
   | 58 | 2014 | 网架结构安全性检测技术研究 | 科技兴检奖 | 二等奖 | 谢东(外)、徐觉慧(外)、王浩(外)、王勇(外)、吕恒林、姜慧(外)、宋明志(学)、吴金志(外) | 
  
   | 59 | 2014 | 近700米厚表土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杨维好 | 
  
   | 60 | 2013 | 超大直径深立井建井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周国庆、梁恒昌、王建州 | 
  
   | 61 | 2013 | 大直径筒仓滑模施工平台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夏军武、常鸿飞、张风杰、常虹 | 
  
   | 62 | 2013 | 深埋特殊地质条件下三软巷道动态迭加耦合支护理论与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韩立军、蒋斌松 | 
  
   | 63 | 2013 | 井筒毗邻富水软岩大断面硐室变形破坏机理及其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陈坤福、靖洪文、齐燕军 | 
  
   | 64 | 2013 | 山体内复杂变形条件下煤矿卸载站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袁广林、李庆涛、舒前进、鲁彩凤 | 
  
   | 65 | 2013 | 蒙东五间房矿区极软弱地层井巷工程建设关键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韩立军 | 
  
   | 66 | 2013 | 大同矿区两系煤巷变形力学特性及支护关键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靖洪文、陈坤福 | 
  
   | 67 | 2013 | 煤矿多热源综合利用热泵与高能效冰蓄冷井下降温关键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岳丰田、黄炜 | 
  
   | 68 | 2013 | 多因素耦合的煤炭企业绿色开采激励机制设计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王林秀、冯姗姗、鄢晓非 | 
  
   | 69 | 2013 | 特殊地层中斜井冻结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张涛、任彦龙、杨志江、韩涛 | 
  
   | 70 | 2013 | 大断面硬岩巷道高效聚能爆破快速掘进成套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邵鹏 | 
  
   | 71 | 2013 | 千米埋深大断面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王连国、田建胜 | 
  
   | 72 | 2013 | 马营井田金龙输煤专线抗采动变形治理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于广云、王东权、盛平 | 
  
   | 73 | 2012 | 马泰壕矿深长(440m)斜井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李海鹏、任彦龙等 | 
  
   | 74 | 2012 | 瓦斯抽采钻孔区域的裂隙封堵新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高峰等 | 
  
   | 75 | 2012 | 复杂困难条件巷道锚注支护成套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王连国 | 
  
   | 76 | 2012 | 生态空间结构调控下的资源枯竭型矿区转型模式及策略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常江、林祖锐、邓元媛、贾宁、冯姗姗、陈坦 | 
  
   | 77 | 2012 | 复杂困难条件下巷道锚注支护成套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王连国、陆银龙等 | 
  
   | 78 | 2012 | 瓦斯抽采钻孔区域的缝隙封堵新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高峰等 | 
  
   | 79 | 2012 | 厚表土井壁受力过程状态与破裂临界信息研究与实践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周国庆、赵光思、梁恒昌等 | 
  
   | 80 | 2012 | 西部煤矿侏罗纪弱胶结极软岩复杂地层硐室与巷道支护关键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周金生、靖洪文、陈坤福、许国安等 | 
  
   | 81 | 2012 | 山西古交矿区奥陶系突水机理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郭英海、王长申、汪吉林、杨伟峰、李壮福、刘树才、沈玉林 | 
  
   | 82 | 2012 | 马泰壕矿深长(440m)斜井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韩涛等 | 
  
   | 83 | 2011 | 基于城乡统筹的徐州矿区塌陷地生态修复集成技术与规划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吕恒林、常江、王林秀、黄建恩等 | 
  
   | 84 | 2011 | 深部巷道变形、破坏全过程及其稳定控制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靖洪文、陈坤福、许国安等 | 
  
   | 85 | 2011 | 矿区环境优化与景观生态调控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夏军武等 | 
  
   | 86 | 2011 | 深部巷道变形、破坏全过程及其稳定控制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靖洪文 | 
  
   | 87 | 2011 | 复杂条件碎裂软岩巷道破坏机理与合理支护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许国安等 | 
  
   | 88 | 2011 | 千米深井侏罗纪软岩巷道变形破坏规律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陈坤福等 | 
  
   | 89 | 2011 | 深部煤岩体变形破坏特征及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周钢 | 
  
   | 90 | 2010 | 采煤沉陷区复杂地形高回填矸石地基及建筑物保护集成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王建平、王东权等 | 
  
   | 91 | 2010 | 动压小煤柱沿空巷道三维支护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马占国 | 
  
   | 92 | 2010 | 高地温、高地压、大埋深大型矿井安全快速建设关键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宋雷 | 
  
   | 93 | 2010 | 城市轨道交通水平冻结综合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岳丰田等 | 
  
   | 94 | 2010 | 复杂条件下井壁变形光纤光棚监测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黄家会等 | 
  
   | 95 | 2010 | 深部高应力煤巷围岩变形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周钢 | 
  
   | 96 | 2010 | 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及控制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王连国 | 
  
   | 97 | 2009 | 建筑物下综合机械化充填采煤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缪协兴 | 
  
   | 98 | 2009 | 高应力极易破碎煤巷围岩稳定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周钢、蒋斌松等 | 
  
   | 99 | 2009 | 深井复杂条件大断面岩巷机械化快速掘进成套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邵鹏等 | 
  
   | 100 | 2009 | 煤矿塌陷区输电线路杆塔建设与防护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王东权等 | 
  
   | 101 | 2009 | 塌陷区地表建筑物保护与重建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王东权等 | 
  
   | 102 | 2009 | 煤矿沉陷区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抗变形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袁广林 | 
  
   | 103 | 2009 | 网架结构安全性检测技术研究 |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吕恒林、周淑春等 | 
  
   | 104 | 2009 | 孤岛综放沿空顺槽稳定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靖洪文 | 
  
   | 105 | 2009 | 控制注浆加固地层防治井壁破裂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周国庆 | 
  
   | 106 | 2009 | 深部开采沿空送巷锚杆支护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周钢 | 
  
   | 107 | 2008 | 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破坏后二次稳定控制机理与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靖洪文、许国安、李元海、陈坤福、韩立军 | 
  
   | 108 | 2008 | 顶板覆岩破坏动态监测技术及其在新安煤矿的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刘盛东 | 
  
   | 109 | 2008 | 神东矿区水资源保护性采煤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缪协兴 | 
  
   | 110 | 2007 | 702米深井冻结关键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杨维好、任彦龙、李海鹏、杨志江、张涛、王衍森、黄家会、宋雷 | 
  
   | 111 | 2007 | 矿山地层冻结技术在地铁隧道关键节点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岳丰田、张勇、石荣剑、陆路、孙猛 | 
  
   | 112 | 2007 | 大屯矿区井筒井壁安全注浆治理研究及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周国庆 | 
  
   | 113 | 2007 | 千米埋深不稳定地层巷道支护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韩立军 | 
  
   | 114 | 2007 | 晋城矿区厚层脆韧性石灰岩顶板稳定性及控制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韩立军、蒋斌松、贺永年 | 
  
   | 115 | 2007 | 矸石置换煤关键技术与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缪协兴 | 
  
   | 116 | 2006 | 特厚表土中冻结法凿井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杨维好等 | 
  
   | 117 | 2006 | 超深厚表土冻结设计及应用新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岳丰田、张勇、石荣剑 | 
  
   | 118 | 2006 | 复杂困难条件下二次采动煤巷失稳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靖洪文、许国安、陈坤福、马元、李元海、窦林名 | 
  
   | 119 | 2006 | 大屯矿区井筒井壁安全综合监测研究及应用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周国庆、赵光思、刘志强、梁恒昌、周金生 | 
  
   | 120 | 2006 | 千米埋深不稳定地层巷道支护技术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韩立军 | 
  
   | 121 | 2005 | 平顶山矿区深井破碎围岩巷道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靖洪文、韩立军等 | 
  
   | 122 | 2004 | 采动区大幅度不均匀沉陷铁路桥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于广云、夏军武等 | 
  
   | 123 | 2004 | 综放大断面沿空留巷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缪协兴 | 
  
   | 124 | 2003 | 国产设备创矿井年产800万吨生产技术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靖洪文等 | 
  
   | 125 | 2000 | 老采矿区上方建筑地基稳定性及处理措施研究 |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乔志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