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年份 | 获奖名称 | 项目名称 | 等级 | 获奖人员 | 
  
   | 1 | 2021 | 复杂条件下深大立井井壁设计理论与施工关键技术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杨维好;韩涛;张驰;任彦龙;张涛;张志勇(外);刘计寒(外) | 
  
   | 2 | 2021 | 深部软岩隧(巷)道围岩非线性灾变演化及其稳定性控制机理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靖洪文;尹乾;孟波;许国安;杨旭旭(外);李元海 | 
  
   | 3 | 2020 | 混凝土结构服役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 | 湖北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尹世平 | 
  
   | 4 | 2020 | 复杂曲面大跨空间结构形态构建与节点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叶继红 | 
  
   | 5 | 2020 | 矿井地球物理三场协同探测系统与煤矿水害探查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专业(学科)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刘盛东 | 
  
   | 6 | 2020 | 生态脆弱矿区煤系地层水岩相互作用基础理论及应用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刘江峰 | 
  
   | 7 | 2020 | 裂隙岩体剪切-非线性渗流耦合作用机理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刘日成,蔚立元 | 
  
   | 8 | 2020 | 矿山煤基固体废弃物井下规模化处置关键技术及应用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巨峰,陈彦龙 | 
  
   | 9 | 2019 | 深部复杂地层TBM安全高效掘进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 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特等奖 | 李元海 | 
  
   | 10 | 2019 | 富水环境下扰动岩体损伤破裂演化与渗流突变机理 | 江苏省科技技术奖 | 三等奖 | 浦海 | 
  
   | 11 | 2019 | 城市轨道交通软土地层人工冻结变形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三等奖 | 石荣剑,岳丰田,崔振东 | 
  
   | 12 | 2019 | 掘进巷道瓦斯地质异常超前诊断技术研究 |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王勃 | 
  
   | 13 | 2019 | 阳泉矿区瓦斯地质赋存规律及瓦斯地质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王勃 | 
  
   | 14 | 2018 | 岩石材料裂纹演化机理及非连续数值方法研究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通用项目自然奖 | 一等奖 | 杨圣奇,靖洪文,黄彦华 | 
  
   | 15 | 2018 | 青藏高原工程走廊冻土工程耦合作用及其长期稳定性研究 |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周国庆 | 
  
   | 16 | 2018 | 深部岩石变形破坏机理与非线性流变力学本构模型 | 江苏省科技技术奖 | 二等奖 | 杨圣奇,靖洪文,黄彦华 | 
  
   | 17 | 2018 | 大直径1500m级超深竖井施工关键装备与技术研究及应用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王博 | 
  
   | 18 | 2018 | 基于西部浅表水资源保护的高效采煤关键技术 | 教育部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刘卫群 | 
  
   | 19 | 2018 | 深部围岩应力瓦斯脉动卸压协调支护机理及技术研究 |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马占国 | 
  
   | 20 | 2018 | 复杂工程环境条件下煤岩介质的损伤演化破裂规律及应用 | 江苏省科技技术奖 | 三等奖 | 吴宇,茅献彪,张志镇,郭晓倩 | 
  
   | 21 | 2018 | 热障涂层结构缺陷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与应用 | 黑龙江省政府奖 | 三等奖 | 杨小军 | 
  
   | 22 | 2017 | 采动区建筑物稳定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夏军武,常鸿飞,常虹,张风杰 | 
  
   | 23 | 2017 | 大同矿区双系煤层巷道安全高效成套支护技术研究 |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苏海健,齐燕军 | 
  
   | 24 | 2017 | 突出煤层掘进巷道瓦斯超前探测技术研究 |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王勃 | 
  
   | 25 | 2017 | 道路工程中复合地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卢萌盟 | 
  
   | 26 | 2017 | 采动区框架结构抗变形理论与关键技术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夏军武,常鸿飞,范力 | 
  
   | 27 | 2017 | 复合软岩断顶卸压自充填耦合支护无煤柱成巷关键技术 |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马占国 | 
  
   | 28 | 2017 | Fe基块体非晶态合金及纳米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杨卫明 | 
  
   | 29 | 2016 | 深井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与提升装备 |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杨维好,杨志江,张涛 | 
  
   | 30 | 2016 | 一种巷道超静定防冲四维支护装置及其支护方法 | 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专利类) | 二等奖 | 马占国 | 
  
   | 31 | 2015 | 大同矿区坚硬顶板静动压巷道稳定控制关键技术 |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靖洪文,陈坤福,孟波 | 
  
   | 32 | 2015 | 千米深井巷道围岩峰后强度演化规律及其控制关键技术 |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王迎超,靖洪文 | 
  
   | 33 | 2015 | 网架结构现场检验监测技术研究 | 科技兴检奖 | 二等奖 | 丁北斗 | 
  
   | 34 | 2015 | 岩石混凝土热-动力耦合灾变机理及能量准则研究 |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高峰,杨圣奇 | 
  
   | 35 | 2015 | 长三角地区富含水地层盾构隧道建造人工冻结法关键技术 |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 二等奖 | 周国庆 | 
  
   | 36 | 2015 | 深表土长斜井504m冻结技术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 二等奖 | 杨维好 | 
  
   | 37 | 2015 | 建筑物整体移动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 | 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杜健民,宋建学,袁广林,李庆涛,舒前进,袁迎曙,张俊峰,姬永生,李果,霍金鹏 | 
  
   | 38 | 2015 | 成庄井田带水压区开采底板扰动规律研究 |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白海波 | 
  
   | 39 | 2015 | 大断面巷道复杂围岩复合层叠壳协调控制关键技术 |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马占国,龚鹏 | 
  
   | 40 | 2015 | 煤矿地面工业环境中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劣化机理和防治技术 |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吕恒林、周淑春、吴元周、黄建恩、尹世平 | 
  
   | 41 | 2015 | 千米深井巷道围岩峰后强度演化规律及其控制关键技术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靖洪文、王迎超 | 
  
   | 42 | 2014 | 平顶山矿区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及稳定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靖洪文,陈坤福 | 
  
   | 43 | 2014 | 选煤厂特大型槽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梁恒昌、周国庆、赵光思 | 
  
   | 44 | 2014 | 大同矿区“两系”煤巷变形力学特性及支护关键技术 |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靖洪文 | 
  
   | 45 | 2014 | 大采深地质构造发育矿压显现剧烈区巷道围岩破裂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 三等奖 | 陆银龙 | 
  
   | 46 | 2014 | 煤巷锚网支护系统安全评价理论与技术实践 | 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韩立军 | 
  
   | 47 | 2014 | 深表土长斜井504m冻结技术研究 | 河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张涛、韩涛、杨维好、张驰 | 
  
   | 48 | 2014 | 深埋特殊地质条件下三软巷道动态迭加耦合支护理论与技术研究 |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韩立军 | 
  
   | 49 | 2012 | 提高瓦斯抽采效率的固相颗粒密封理论与技术 |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高峰、程红梅等 | 
  
   | 50 | 2012 | 厚松散层特厚煤层快速建井与综放开采技术研究 |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马占国 | 
  
   | 51 | 2012 | 软弱、富含水地层非全井冻结法建井新技术 |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石荣剑等 | 
  
   | 52 | 2012 | 复杂地质、应力环境下综放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 | 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周钢 | 
  
   | 53 | 2012 | 特殊地层中斜井冻结技术研究 | 河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任彦龙等 | 
  
   | 54 | 2012 | 断层活化导水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刘盛东等 | 
  
   | 55 | 2012 | 厚松散层特厚煤层快速建井与综放开采保障技术研究 | 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马占国等 | 
  
   | 56 | 2011 | 煤矿采动岩体液固耦合产生的环境效应及工程应用 |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马占国、王连国等 | 
  
   | 57 | 2011 | 郓城矿井530m冲击层钻井可缩井壁的研究与应用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王衍森、杨志江 | 
  
   | 58 | 2011 | 动压小煤柱沿空巷道三维支护技术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 三等奖 | 马占国 | 
  
   | 59 | 2011 | 复杂条件下孤岛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 三等奖 | 韩立军 | 
  
   | 60 | 2011 | 煤矿沉陷区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建设与防护理论和成套技术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 三等奖 | 袁广林、舒前进等 | 
  
   | 61 | 2011 | 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效应和使用寿命预计基础理论 |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袁迎曙、李富民、李果、耿欧、姬永生 | 
  
   | 62 | 2011 | 兖州矿区塌陷区生态环境重建研究与示范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袁广林 | 
  
   | 63 | 2011 | 地下工程平衡稳定理论与应用 |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王迎超等 | 
  
   | 64 | 2011 | 综合机械化固体废弃物密实充填与采煤一体化技术 | 教育部技术发明奖 | 一等奖 | 缪协兴等 | 
  
   | 65 | 2010 | 河北省平原区找煤研究 | 河北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马金荣等 | 
  
   | 66 | 2010 | 深部高应力巷道围岩破裂演化机理及其稳定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靖洪文、杨圣奇、陈坤福、韩立军、蒋斌松、李元海、许国安、贺永年、张后全等 | 
  
   | 67 | 2010 | 高地温、高地压、大埋深大型矿井安全快速建设关键技术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宋雷、杨志江等 | 
  
   | 68 | 2010 | 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 |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王连国等 | 
  
   | 69 | 2010 | 立井冻结温度场发展规律研究与应用 |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李海鹏、杨志江、张涛、韩涛、张弛等 | 
  
   | 70 | 2010 | 散料沉降特性研究及其在竖井回填工艺中的应用 | 军队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杨维好等 | 
  
   | 71 | 2010 | 小煤柱沿空巷道支护机理及应用研究 |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马占国、冯梅梅等 | 
  
   | 72 | 2009 | 岩溶地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与综合评价技术研究 | 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黄家会 | 
  
   | 73 | 2009 | 潞安矿区绿色开采关键技术开发 |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缪协兴 | 
  
   | 74 | 2009 | 极复杂软弱地层井巷工程稳定机理与控制技术 | 安徽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韩立军、蒋斌松、贺永年、张后全等 | 
  
   | 75 | 2009 |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破坏机理与支护对策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 三等奖 | 许国安 | 
  
   | 76 | 2009 | 深部复杂条件巷道矿压规律及稳定性控制技术究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靖洪文、李元海等 | 
  
   | 77 | 2009 | 深井大断面岩巷快速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李元海、东兆星等 | 
  
   | 78 | 2009 | 厚层脆韧性石灰岩顶板工作面和巷道稳定性及控制技术研究 |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韩立军 | 
  
   | 79 | 2009 | 综放大断面煤巷国产机组快速成巷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实践 |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马占国 | 
  
   | 80 | 2009 | 软土地层水平冻结设计、施工和融沉控制综合技术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岳丰田、张勇、石荣剑等 | 
  
   | 81 | 2008 | 特厚冲积层及强含水岩层中702m冻结法凿井技术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杨维好、宋雷等 | 
  
   | 82 | 2008 | 复杂地质、应力环境下综放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机理与控制技术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 三等奖 | 周钢 | 
  
   | 83 | 2008 |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破坏失稳机理与支护对策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 三等奖 | 靖洪文 | 
  
   | 84 | 2008 | 厚层脆韧性石灰岩顶板工作面和巷道稳定性及控制技术研究 |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韩立军、蒋斌松 | 
  
   | 85 | 2008 | 急倾斜煤层多次采动沿空留巷围岩失稳机理与控制技术 |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靖洪文、许国安 | 
  
   | 86 | 2008 | 复杂地质条件下井筒安全建设关键技术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 一等奖 | 杨维好、黄家会、宋雷、李海鹏等 | 
  
   | 87 | 2008 | 复杂地层条件下冻结法凿井设计理论与施工关键技术 |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杨维好、黄家会、任彦龙、李海鹏、杨志江 | 
  
   | 88 | 2007 | 安全高效短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 二等奖 | 缪协兴 | 
  
   | 89 | 2007 | 破碎岩体渗流规律及其在煤矿突变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缪协兴 | 
  
   | 90 | 2007 | 塌陷区桥梁沉陷治理技术研究 |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于广云、夏军武、王东权、盛平、常虹、常鸿飞 | 
  
   | 91 | 2007 | 复杂困难条件下二次采动煤巷失稳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靖洪文、许国安、陈坤福 | 
  
   | 92 | 2007 | 龙固矿井近600m冲积层冻结法凿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杨维好、黄家会、王衍森、宋雷、任彦龙、李海鹏、杨志江、张涛 | 
  
   | 93 | 2007 | 高效短壁综合机械化开采成套技术研究 |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缪协兴 | 
  
   | 94 | 2007 | 高应力复杂煤层巷道锚注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 安徽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王连国 | 
  
   | 95 | 2007 | 超千米深井复杂地层硐室与巷道支护技术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韩立军 | 
  
   | 96 | 2007 | 煤矿采动岩体渗流灾变防治研究 |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缪协兴 | 
  
   | 97 | 2006 | 超深厚表土冻结设计及井筒安全施工监测监控技术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 二等奖 | 岳丰田、黄家会、宋雷 | 
  
   | 98 | 2006 | 厚冲击层立井井筒安全状况评价及破裂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 二等奖 | 杨维好 | 
  
   | 99 | 2006 | 大屯矿区井筒井壁安全综合监测研究及应用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 三等奖 | 周国庆、赵光思、周金生 | 
  
   | 100 | 2006 | 深部极软岩层主付斜井稳定性的交换影响及控制技术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 三等奖 | 邵鹏、韩立军 | 
  
   | 101 | 2005 | 深部巷道松软围岩失稳定机理与动态叠加支护技术研究 | 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靖洪文等 | 
  
   | 102 | 2005 | 高承压水饱和软土水平冻结加固关键技术研究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岳丰田等 | 
  
   | 103 | 2004 | 谢桥煤矿铁路线及铁路桥下高强度开采试验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 二等奖 | 于广云、夏军武等 | 
  
   | 104 | 2004 | 综放大断面沿空留巷技术研究 |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缪协兴 | 
  
   | 105 | 2004 | 构造复杂区域高应力破碎围岩巷道矿压与支护技术研究 |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 二等奖 | 靖洪文、韩立军、陈坤福、许国安 | 
  
   | 106 | 2004 | 深井突出三软煤巷及软岩巷道支护机理技术研究 | 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靖洪文、刘刚、陈坤福、许国安 | 
  
   | 107 | 2002 | 国产设备创矿井年产800万吨生产技术研究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靖洪文等 | 
  
   | 108 | 2001 | 建筑联合体同步迁移技术 |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袁迎曙等 | 
  
   | 109 | 2000 | .煤(岩)和瓦斯突出的规律、机理及防治原理 |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俞启香、华安增等 | 
  
   | 110 | 2000 | 矿区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碳化效应防治技术研究 | 安徽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袁迎曙、袁广林、袁亮、黄振安 | 
  
   | 111 | 1999 | 凿井设备井内吊挂技术与组织管理 |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史天生、郭晋蒲 | 
  
   | 112 | 1999 | 地层加固法治理井壁破裂灾害技术~~鲍店主井井壁破裂灾害治理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崔广心、杨维好、周国庆、吕恒林、黄家会等 | 
  
   | 113 | 1999 | 岩巷锚喷支护新技术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董方庭等 | 
  
   | 114 | 1999 | 建筑联合体同步迁移技术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袁迎曙等 | 
  
   | 115 | 1999 | 耐腐、耐磨高强度复合材料罐道在立井井筒中的应用研究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郭晋蒲等 | 
  
   | 116 | 1999 | 老采空区上方建筑物地基稳定性及处理措施研究 | 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乔志春 | 
  
   | 117 | 1999 | 邢台矿务局煤巷锚杆支护成套技术研究 | 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吴振业等 | 
  
   | 118 | 1999 | 深厚表土层、含水层注浆加固参数与井壁竖直附加力变化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崔广心、周国庆、黄家会、吕恒林、杨维好、陈先德、程锡禄等 | 
  
   | 119 | 1998 | 巷道定向断裂控制爆破理论与施工技术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杨仁树、杨永崎、金科学 | 
  
   | 120 | 1998 | 深立井刚性井筒装备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史天生、王东权、刘志强、郭晋蒲、陈先德 | 
  
   | 121 | 1998 | 岩石炮孔定向切缝控制爆破及能量利用综合机理实验研究 |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杨永崎、张奇、杨仁树、金乾坤、李彦涛、杜玉兰、高全臣、陶龙光 | 
  
   | 122 | 1997 | 回采巷道围岩活动规律及其控制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贺永年、何亚男 | 
  
   | 123 | 1997 | 长距离三软巷道锚网支护的研究与应用 | 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甘吉庆 | 
  
   | 124 | 1997 | 全煤巷锚梁网支护技术研究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郭志宏、董方庭等 | 
  
   | 125 | 1997 | 高性能结构补强材料与技术研究 |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袁迎曙、袁广林、姜利民、吴庆安等 | 
  
   | 126 | 1997 | 张小楼矿千米主井施工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刘志强等 | 
  
   | 127 | 1997 | 冻结并基着段大流动住磋粉高强素砼的研宄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赵蕊娟 | 
  
   | 128 | 1997 | 冻结井基岩段大流动性硅粉高强素混凝土的研究应用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赵蕊娟等 | 
  
   | 129 | 1997 | 《煤和瓦斯突出的防治》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华安增 | 
  
   | 130 | 1997 | 煤和瓦斯突出的防治(著作)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华安增等 | 
  
   | 131 | 1997 | 宿县矿区高应力采准巷道支护综合治理研究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侯朝炯、贺永年等 | 
  
   | 132 | 1997 | 特殊地层条件下井壁破裂机理与防治技术的研究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崔广心、程锡禄、杨维好、周国庆、吕恒林等 | 
  
   | 133 | 1997 | 大型泥水平衡盾构监控系统施工参数及地面沉降控制研究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翁家杰等 | 
  
   | 134 | 1996 | 煤矿巷道围岩松动圈锚杆支护理论的推广应用(丙类)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董方庭、宋宏伟、郭志宏、周荣章、靖洪文等 | 
  
   | 135 | 1995 | 厚爆层沿底工作面顺槽及切眼全断面锚网支护实验研究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董方庭 | 
  
   | 136 | 1995 | 提高矿井提升构筑物结构性能的研究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张家康、黄文萃 | 
  
   | 137 | 1995 | 卧区爆炸峒室的测试和设计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张萌、袁迎曙、周家麒 | 
  
   | 138 | 1995 | 巷道周边定向断裂爆破控制施II艺和岩巷定向断裂理论与实践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杨永琦、高全臣、王文龙、杨仁树 | 
  
   | 139 | 1994 | 冻结井壁低温早强高强混凝土研究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赵蕊娟 | 
  
   | 140 | 1994 | 淮北祁南矿井井壁受力模拟实验研究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程锡禄、杨维好、周国庆 | 
  
   | 141 | 1994 | 姚桥矿二水平回采巷道支护改革研究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何亚男、贺永年 | 
  
   | 142 | 1994 | 隔河岩水电站厂房高边坡施工期变形监测及开挖后稳定性评价研究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王在泉 | 
  
   | 143 | 1994 | 煤矿井下皮带运输pc集中监控系统 | 司法部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王义海、胡向东、靖洪文 | 
  
   | 144 | 1993 | 雷管打号机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荣际凯、厚尚武、许金保 | 
  
   | 145 | 1993 | 特大断面切眼绗架锚杆组合支护研究 | 河北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何亚男 | 
  
   | 146 | 1993 | 淮北祁南矿井井壁受力模拟试验研究 |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程锡禄 | 
  
   | 147 | 1993 | 回采巷道围岩活动规律及其控制 |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何亚男、贺永年 | 
  
   | 148 | 1993 | 机械破岩的相似模拟试验方法的研究 |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顾大钊 | 
  
   | 149 | 1993 | 东庞煤矿大及特大断面回采巷道锚杆组合支护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何亚男 | 
  
   | 150 | 1993 | 微山湖下断层煤柱的合理留设与开采问题的研究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李世平、吴振业 | 
  
   | 151 | 1993 | 液氮冻结工艺系统研究及应用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翁家杰、张铭、顾大铡、武建勋 | 
  
   | 152 | 1992 | 凿井设备井壁内挂 |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史天生、郭晋蒲、王建平、陈先德、王家廉 | 
  
   | 153 | 1992 | 凿井设备井壁吊挂技术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史天生、郭晋蒲 | 
  
   | 154 | 1992 | 竖井模拟试验台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崔广心、程锡禄、卢清国、杨维好 | 
  
   | 155 | 1991 | 大屯矿区冻结井壁应力试验研究 |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崔广心、程锡禄 | 
  
   | 156 | 1991 | 钢筋混凝土井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吴永新、佘耀胜、袁文伯、马文俊、张雷芹 | 
  
   | 157 | 1991 | 雷管打号机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荣际凯、厚尚武、许金保 | 
  
   | 158 | 1990 | 广义平面应变问题及在三维应力测量中的应用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吴振业、李世平、周刚、李玉寿 | 
  
   | 159 | 1990 | 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及其应用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董芳庭、骆守敏、梁世杰、郭志宏、宋宏伟 | 
  
   | 160 | 1989 | 人造大理石立体浮印法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王锡峰、陆作兴 | 
  
   | 161 | 1989 | 多铰可缩支架 | 能源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华安增 | 
  
   | 162 | 1988 | 芦岭煤矿新井同过煤与瓦斯突出煤层技术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华安增 | 
  
   | 163 | 1988 | 井壁拆除控制爆破技术 |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四等奖 | 荣际凯 | 
  
   | 164 | 1987 | 硬岩大直径深井钻机和钻井 | 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崔广心 | 
  
   | 165 | 1986 | 井架应力测试及提高承载力的研究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史天生、郭晋蒲、程锡禄 | 
  
   | 166 | 1986 | FDF~500型多功能发爆器 | 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 四等奖 | 荣际凯 | 
  
   | 167 | 1986 | 固定锚杆水泥卷技术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荣际凯 | 
  
   | 168 | 1986 | 快硬膨胀水泥锚杆药卷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荣际凯、薛邵文、葛仁国、刘素兰、那新华 | 
  
   | 169 | 1985 | 凿井专用系列11吨钩头及4立方矸石吊桶研究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袁文伯、陶龙光 | 
  
   | 170 | 1985 | FDF~500型多功能发爆器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荣际凯 | 
  
   | 171 | 1983 | 光爆锚喷支护推广和改进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王树仁、李世平、杨善元、荣际凯 | 
  
   | 172 | 1983 | 触变泥浆淹水沉井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余力、马英明 | 
  
   | 173 | 1983 | 冻结井壁内外应力实测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马英明 | 
  
   | 174 | 1983 | 选煤厂动力计算与减振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刘梦麟 | 
  
   | 175 | 1983 | 岩巷三米深孔光爆 | 煤炭部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王树仁、荣际凯、杨善元 | 
  
   | 176 | 1982 | 硬岩大直径深井钻机和钻井 | 核工业部科技进步奖 | 三等奖 | 崔广心 | 
  
   | 177 | 1979 | 阳泉七尺煤层大直径密集钻孔予抽瓦斯 | 山西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华安增 | 
  
   | 178 | 1978 | 天府煤矿远距离解放层解放效果考察 |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华安增 |